三农电视台河南讯(段守毅 王颙 李善喜 潘新贺 李海生 康旭)“别看这满眼的梨树没叶没果没了生机,那遍地的鹅鸭又唱又叫也是一大财源,俺这300亩梨园养了2000多只鹅鸭,它们吃虫吃草省饲料,又能为灭虫灭草做贡献,一年能卖十几万元哩,这叫意外得财,你说喜人不喜人。”隆冬季节,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王岗村的黄金梨生态庄园里,一大群雪白的鹅、鸭追逐嬉戏,大学讲师转行的南阳市人大代表何永健喜不自禁。
春夏梨园果赢枝,秋冬鹅鸭遍地金。眼下,有着黄金梨之乡美誉的文明古镇博望镇,探索新途径,研究新方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庄园主”超过200人,亩均效益提高20%左右。
据了解,博望镇从2012年开始引种原产韩国的黄金梨,目前,全镇种梨面积突破2.3万亩。其中,前荒村3400亩耕地中,种梨面积达到3200亩,亩均年收入在25000元左右,实现了人均一亩金梨园、家家户户奔小康的目标,生产的有机黄金梨走进上海世博会、全国农运会,不但畅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而且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靠种梨获得高效益的该镇农民开阔视野,向生态种养要效益。前荒村的胡世林、李中心、曾宪伟;王岗村的何永健、陈永福等梨“状元”在镇党委、政府引导支持下,对梨园内最适宜的家禽和种植品种进行优选,最后选定肉鹅、蛋鸭、柴鸡和腊木、花生作为当家品种。这样,家禽能吃虫、吃草,粪便可肥田,收到了既能灭虫、灭荒,减少投入,又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效果。种植腊木、花生既不影响梨树生长,还能“林下捡钱”,也是充分利用土地的好办法,在试验成功的前提下,何永健等指导群众全面推广,全镇发展林下经济的“庄园主”迅速发展到200多户,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全镇60%的种梨户推广了林下种养新技术。
林下空地巧利用,一分一厘生金银。入秋以来,该镇梨园养殖的鹅、鸭、鸡等均又肥又壮。为拓宽销售市场,让产品卖上高价钱,何永健、曾宪伟等人还通过手机直播等电商手段广泛推介自养的无公害鹅鸭和种植的腊木等,帮助贫困户、无门路农户销售产品,何永健养殖的2000多只鹅鸭占一半是通过电商手段销售,还帮助17户找到了销路,增加效益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