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电视台通讯员:(吴晓 何少英)报道: 所谓名如其人,用在著名书画艺术家、北京清雨书画院院长范德俊先生身上真是恰如其分。笔者与其相识相知已有年月,但从未见其张扬过、生气过、急躁过,不夸夸其谈,不阿谀奉承,每每遇事总是心平气和的交流,或一笑了之。真应了那句古语“君子温润如玉,大雅卓尔不群”。
与人为善,共同进步真雅量
常言说,文人相交多于才情交流。与范院长相识始于几次笔会,他那布局严谨、灵动潇洒、飘逸流畅的书法语言,遥相呼应、意境悠远、和谐自然的泼墨山水,让人不由得心神沉醉、流连忘返。范院长年长我八岁,初相识时,我的书法还很稚嫩,他不厌其烦地指点我用笔与字体笔画的不足之处,使我感动之余受益匪浅。日后我写的每幅拙作,他都加以点评,或鼓励,或赞许,或指正,有友如此,有师如此,不亦乐乎。其实,范院长不只是对笔者的偏爱,他对所有的书画友人和同行均是如此。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一起进步。用他真挚的话语来说,就是艺术如果自私和狭隘,是没有生命力的。
范院长书法主要宗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遍临诸帖,得其精粹,其兰亭序等书法作品,在网上已有数千万的点击阅读量,并受到业内众多名家的一致赞誉。
同时,他的章法取自当代著名书法家杨再春,潜心苦练,又学习领会各位当代名家特点,不断提高用笔技法的同时,对书法作品的结构、布局大胆创新,形成了结构呼应、大气潇洒、浑然一体的书法作品。
范德俊先生与著名主持人赵保乐先生在一起交流
近年来,范院长作品先后入展第五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民进邢台市委成立三十周年书画展、庆祝建国65周年书画展、纪年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中国名家书画展等。其作品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并被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泰国、香港等国际友人收藏。
范德俊先生与中央军委首长在一起探讨
寄情自然,追求艺术多痴迷
范院长是书画全才,而且两个领域都取得斐然成就。在当前书画市场鱼龙混杂,书画交易冷冻萧条的大背景下,他的艺术作品在网上成交却十分活跃。虽然价格不是很高,但逐渐让大众熟知了这位实力派的书画艺术家。
笔者曾和范老师多次参加笔会,有幸目睹了他精湛的书画艺术,更零距离体会了对书画艺术追求的痴迷和务实。一般笔会之余,主办方会带我们游览当地名胜和山水,其他人可能只是欣赏山水之美,而范老师则一直在关注山水之形态、山水之神韵、山水之气势。有时候他会在山顶观望良久,有时候他会在水边凝神思索。所以他的创意山水就蕴含了大自然的灵性和生机,那种很自然的峰连叠嶂层次感、那种山的厚重水的淼淼、那种幽静与遐思都会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与他平日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
范德俊先生在创作
创办画院,只为艺术多繁荣
2012年,范德俊老师与数位书画名家一起正式创办北京清雨书画院并担任院长。其实之前,他已经是身兼数职。范老师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并受聘担任河北省邯郸市兰陵王书画院副院长、邢台市文化交流协会执行会长、邢台市开明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务。
范德俊先生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
北京清雨书画院成立之初,他亲自制定了办院宗旨:国学为基、笔墨为骨;古贤为导、造化为师;诗境为魂、学术为持;能者为友、修为为宗;风格各具,清风长宜。
参加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颁奖仪式
范德俊先生画作
熟知范老师的人都知道,以他低调、平和、内敛、厚重、执着的人格和艺术修为,创办书画院并非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凝聚众人之力,为弘扬国学和书画艺术尽一份社会责任和绵薄之力。
范德俊先生书画作品
北京清雨书画院自创办以来,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先后上百次走进养老院、孤儿院、社区街道、部队、院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公益传播和艺术捐赠活动,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体现了一个社会团体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右一)
“言心声者,书心画也”。书画是心迹,也是精神气象的载体。如果说书画是文化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正是书画艺术家的心性。也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象征。如今,中华民族正迈步在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新时代精神的灌注下,我们有理由期待范德俊先生和北京清雨书画院能与时俱进,在华夏历史文化的滋养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足以传承千古的书画艺术精品。
范德俊先生画作
(作者/吴晓 编辑/何少英 责编:韩彦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