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江苏宝应经济开发区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宝应开发区对河长制工作高度重视,全区共有148条河道,其中100条主要河道由区副科级以上干部任区级河长,负责水生态、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各河长组织开展巡河检查,协调落实相关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河道管理员切实做好河道保洁工作,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
该区健全长效机制,设独立的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方案、办公制度上墙,电脑、打印机配备齐全,全部责任河道设立河长公示牌;健全河长制工作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工作督查等各项制度,区、村两级河长每季度巡河,并做好巡河记录,针对急需整治的河道及时召开会议落实整治措施;由区级河长督促村级河长,建立河道日常保洁管理制度;加强对河道保洁员的考核力度,对河道保洁、河岸保洁、沿线垃圾等情况,采取“周巡查、月督查、季考评、年总评”的考核机制,切实提升河道保洁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宝应开发区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不向河道内乱扔乱抛垃圾。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努力营造群众积极爱护河道水域环境,参与美好环境创建的浓厚氛围,把群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今年1—10月份巡河期间,宝应开发区共下发11张河长交办单,先后共投入200多万元资金用于河道整治。如联合村的夏庄河,由于养猪造成了河道污染,村委会在收到交办通知书后,高度重视,研究落实夏庄河治理方案,所需资金财政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养猪户群众掏一点,先后进行清淤、清杂、建粪池等一系列工作,并落实了长效管护机制和经费。一条备受非议的恶臭河焕然一新,变成一条水清、岸绿,还能养鱼的幸福河,恢复了原生态功能。
开发区境内的河道有的位于农田外大圩,有的位于居民集中居住区,有的位于交通道路旁。根据河道的特点,开发区针对性制定治理方案。针对部分河道水生作物泛滥及重点河道圩堤扒翻种植密布问题,河长办掌握时机适时防治,集中人力突击清理;针对居民居住区的河道,河长办要求河道管理员每天巡查保洁,打捞河面漂浮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力求做到水清岸绿。
做好开发区河道的治理及长效管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宝应开发区的河长们上下一心,认真组织实施河道整治行动计划,强化措施落实,解决突出问题。宝应县委常委、副县长沈伯宏同志对开发区的河长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下一步,开发区将加大督查力度,在“勤”字上下功夫,在“严”字上抓考核,力邀纪检、组织部门抓监督、抓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