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岁的陶尚聪是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公安分局情指中心辅警,在情指中心的7年时间里,他共参加了7次公务员招警考试。正所谓没有故事,不成人生。3次笔试、4次面试的失利经历并没有将他击退,相反,他破釜沉舟、越战越勇,终于在今年秋天成功上岸,成为了吉林市永吉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因为学历受限,他的逐梦之路更为艰辛,而正是因为这份难能可贵的执着和坚持,梦想成真的滋味才更加甘甜。
《我的藏蓝梦》
今天,新单位通知我明天去报到。急匆匆地买了火车票,来不及跟分局的战友们说一声再见,我带着行囊出发了。车窗外家乡的景色一闪而过,仿佛没有一秒钟的停留,而7年间在铁东公安的从警经历也如同这景色一样,电影般一幕幕闪过。
我在大专学校里学的是计算机,2015年出校门后留在了测绘院做制图工作。那时,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测绘工作薪资可观,可我总觉得这不是我向往的工作,我想当警察,从小就想。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我毅然辞职,考到分局做了一名辅警,这一干就是近7年。
记得当时的指挥中心只有六七个人,每天工作压力很大,我负责协助修改12个派出所的宣传信息和打击简报,工位一坐就是一天,加班成了常态。年少的我那时想,真实的公安工作就是这样的吗?领导鼓励我,每个部门都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把基层工作动态宣传好就是我现在的职责。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忙碌的集体,也得到了进步和成长。
2018年,领导安排我协助老民警开展全区2762个城区监控、705个农村监控的视频维护工作。这么庞大的数字,我一下就蒙了。回想刚接手那段时间,每天巡查监控离线、倾斜、模糊等情况,有损坏的点位赶紧联系维保,他们维修我也跟着,确保视频监控在线率达标,更好地服务于基层一线实战。几个月下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干不了的活儿,就看用不用心。
2019年年底和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们原本就很忙碌的情指中心就更忙了。为了配合好卫健部门做好涉疫必查流调工作,我们每天拨打电话少则五六百,多则好几千。那段电话不离手的“话务员”生活,光是想想嗓子就干了。可是在情指中心这个团结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党员,谁都不怕困难,我自然不能拖后腿。几年来,这个积极向上、奋进光荣的集体中先后有4名辅警考上了人民警察,这对我来说是激励、更是动力。
要想圆自己的“藏蓝梦”,第一步就要考取大学学历。我重新拿起书本,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顺利通过了吉林大学自学考试的12门考试科目,拿到了参加招警考试的入场券。随后的几次考公过程中,虽历经3次笔试的折戟沉沙、4次面试的擦肩而过,我也从未想过要放弃。这个年龄不拼什么时候拼?我总是这样问自己。
今年的招警考试机会我异常珍惜,因为这次报考的岗位是女友的家乡,我们异地恋8年了,我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完成双方父母的心愿。白天工作、晚上值班,我挤压出时间一边备考一边加强体能训练。好事多磨,这次终于磨成了,我上岸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鼓励,也感谢没有轻易放弃的自己。
火车快到吉林市了,我的回忆也随着站台的临近接近了尾声。7年的铁东公安生涯,是我一辈子的宝贵财富。我亲爱的战友们,在最美好的青春遇见你们,是幸运、更是福分。
一次自我加压的挑战
一次华丽转身的逆袭
不负光阴不负己
也许,这就是青春的意义
记者 谭晓峰